每年春節過后,招工問題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根據廣東省各市發布的數據來看,各市節后的返崗率大都在80%~90%之間。但對于產品企業,尤其是生產型企業而言,提起招工依舊表示“招不到人”“人太少”。
據記者了解,企業面臨的招工難主要是流失率比較高的普通工人(下稱“普工”)。企業用工狀況如何?又為何會招不到普工?記者通過采訪有關企業,從4個關鍵詞進行分析。
一:返崗率
一般來說,員工的返崗率影響著企業的招工,返崗率高招工壓力小,反之壓力則大。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不少企業節后員工返崗率都不是很高。東莞市美琳產品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毛絨產品相關產品的生產,對于普工的需求量比較大。該公司總經理李正花表示他們節后普工的返崗率為60%。而藝盛產品廠總經理蔡藝東也表示,他們工人返崗率只有50%~60%。
很多企業在節后都存在員工流失情況,但浙江丹妮嬰童用品有限公司(下稱“丹妮”)卻不同。丹妮總經理崔霞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的返崗率達到100%,甚至還有老員工帶著一些想找工作的年輕人到丹妮來尋求機會。對于留住員工的訣竅,崔霞認為應該是待遇問題,因為他們對員工很好,讓員工有幸福感,所以大家都比較愿意留下來。
除了返崗率,不少企業是因為要擴大規模而遇到招工難的問題。廣東美橙產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美橙產品”)主要生產娃娃類產品,他們的普工主要負責包裝、給娃娃穿衣服等手工活兒。該公司總經理伊國斌表示,他們公司的薪資是計件的,工作環境也挺好,節后員工返崗率還不錯。但由于招人不易,企業無法擴大規模,只能保持現狀。
今年因為產品亮相中央電視臺而訂單大增的實豐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薛莉表示,他們今年智能產品的訂單非常多,但卻為了車間人員不夠而發愁。相比從前節后等著工人上門應聘,如今公司的人事部門已經走出廣東,前往云南、貴州等地進行招聘,希望盡快招滿人,滿足產能需求。
提起招工難,企業普遍的反映不是人工成本高,而是人少—— 愿意做普工的人少了。..普工由于工作任務重、時間長,很多企業在招聘時傾向于年輕人。但現在年輕人對就業的態度不同了,薪資待遇、工作環境已經不再是他們擇業.重要的指標。
蔡藝東認為,現在80、90后的年輕人對生活的態度、承擔的生活壓力都不一樣,很多人不愿意到工廠工作。再加上行業不斷細分,新興行業不斷出現,年輕人可以選擇的工作崗位更多了。很多人更寧愿選擇一些體面的、適合自己興趣的工作。因此,盡管普工的平均工資已經達到4000元~6000元的水平,但愿意做普工的人數還是在減少。
即便如此,目前企業工人基本還以年輕人為主。美橙產品的普工涵蓋了70后到90后,其中35歲以下的占比在40%左右;廣東偉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5歲以下的普工占比達到了53%。浩源產品廠總經理陳浩表示,他們大多數普工的年齡集中在22歲~35歲,35歲以上只是個別情況。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機器人被越來越多地用到了工廠生產線上。為了..招工難的困境,不少企業也通過升級生產線來減少對普工的需求量。
廣東樂博士教育裝備有限公司作為研發生產型的企業,每套產品都會有很多小零件。以一個有10個零件的產品為例,如果是人工組裝,1個人1天排三個班進行組裝,只能裝1000多個。但當企業改為自動生產線、配備了相應的機器后,1臺機器1天可以組裝1.3萬多個。這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產能,而且產品的穩定性、裝配的質量也都有保障。另外,在一些大型企業內,諸如注塑、噴漆、包裝等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一些環節也都已經實現自動化。
升級生產線替代人工在企業中還沒有普及。廣東偉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偉東表示,產品更新換代很快,一旦換模,生產線系統就要重新調節。而且升級生產線對企業是一筆不小的投入,高額的成本也使得不少企業望而卻步。
關鍵詞二:擴大規模
關鍵詞三:“人少了”
關鍵詞四:生產線升級
本文轉載自參考網,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